衔接教育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衔接教育研究 >> 正文
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立项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9-25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

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

研究总结报告

淮阴师范学院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1.1 研究的目的

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以下简称“3+4”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及《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等文件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对职业教育明确提出,要通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等措施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而逐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要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要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要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为了落实《纲要》精神,江苏省于2012 年,以“推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江苏、促进就业、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为目的,在“对口单招”的基础上,率先推出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程中的又一重要试点项目,旨在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校)和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联合招生、分段培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其中包括中职校与高职院校“3+3”分段培养、中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3+2”分段培养、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的联合培养、中职学校与江苏开放大学分段培养。从2014年起淮阴师范学院与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联合开展“3+4”项目,在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3年经过转段考核后,直接进入淮阴师范学院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继续深造学习4年。为了使得该项目健康顺利进行,建立科学的中高等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2015年由淮阴师范学院和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牵头并联合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并获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

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快构建对接现代产业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

当前部分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与行业企业联系不够紧密,缺乏市场调查,只是在传统专业和老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的调整和改造,没有针对地区、行业和企业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造,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各自形成独立的课程体系,更谈不上课程衔接问题。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尽早加以调整和改变,会使职业教育逐步丧失其服务于区域社会经济的主要职能。本课题研究江苏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根据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和社会需求,设计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衔接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建设方向,达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相契合的良性循环。

通过调研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典型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调研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学制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存在的情况,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内容,同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校际合作、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对国内同类型专业建设起示范作用。

(1)坚持需求引导,对接产业,培养应用技能型本科人才

借助学校转型发展,以推进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为契机,强力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改革,形成具有以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教育为抓手,以面向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标准为指引,以行业技能与工程技术为主线,以专业教学融合职业教学为途径,创建行业教育平台和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构筑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坚持能力本位,推动“3+4”教育课程的衔接贯通

根据岗位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矩阵确定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明确课程逻辑关系,采用倒推法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重在“能力本位”前提下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重构。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学生认知特点,整体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逻辑顺序,科学设置各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推动中职与高等教育课程的衔接贯通。

(3)建立特色鲜明、面向行业需求的平台加模块化的课程新体系

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按照行业、职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优化课程配置,建设一套具有专业特色鲜明、面向行业需求的平台加模块化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新体系,以满足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4)协同开发,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依靠行业企业对电子产业发展的有力推进以及行业企业发展急需人才的迫切要求,整合行业企业与学校各方优质教学资源开展合作教育,探索学校资源与行业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学校教学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有效统一的合作发展机制;形成中职—高校与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联合开发衔接课程体系。

(5)构建“3+4”模式的人才培养的创新训练新体系

逐渐完善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构筑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拓展工程创新训练空间,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建立与实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3+4”模式应用型人才创新训练新体系。

1.2 研究意义

国家、江苏省和淮安市“十三五”规划均将电子信息类产业作为重点产业。电子信息工程作为电子信息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计算机、信息与通信技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已经渗透到航空航天、医疗仪器、信息、金融、轻工、电力等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电子信息产品融合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新元器件新材料技术、现代测试技术、现代设计制造技术和现代工艺技术等,是现代工业产品中新技术应用最多、最快的产品之一,不仅已经应用到航空航天飞行器等尖端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逐渐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各个民用领域。电子信息的技术不断向数字化、软件化、智能化、宽带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总则在第六条和第七条指出:以增强产业整体素质为核心,加快产业技术装备升级。以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作为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突破口,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机械、汽车、钢铁、石化、有色、煤炭、轻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以增强重大装备研发能力为重点,加快装备工业升级,围绕新型发电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环保装备、数控机床、测控设备,突出抓好重大装备的国产化工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依靠科学技术、降低消耗,防治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支持推广采用节能、降耗、节水、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消耗高、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这些行业中大量先进装备和先进科学技术使用,需要大量的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

江苏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强省。江苏省政府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龙头,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推进企业信息化。以企业为主体,逐步实现信息及网络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等环节的应用。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单项信息化向企业内部系统集成信息化、企业内外全程供应链信息化跨越。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生产自动化、产品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省内拥有许多大型国营、合资企业,有几十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有省级科技开发园区十余个和各市县都有工业集中区;据统计,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GDP占全省GDP的30%以上,且正以15%的速度在迅速增加,每年需补充大量电子信息方面的专业人才。另外,淮安市正在打造电子信息、特钢和盐化工三个千亿元产业群,也需要大量电子信息方面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缺口较大。

本课题主持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承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经验。课题研究邀请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紧紧围绕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比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课程存在的问题,形成新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职业技能等。课题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根据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开发,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学和学生去企业工学交替实习,加快学生了解电子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文化,形成中职学校、高等学校、企业三者协同,共同把关,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需要的高素质本科技能型人才。

从全省范围看,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本科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新生事物,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可供我们参考。本课题研究探索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业性”与“应用型”的最佳结合点,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培养本科技能型人才的改革实践的途径,形成有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贯通衔接的成功范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1)本研究是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进入了新常态,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能输送出大量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其中职教结构、层次和质量等问题尤为突出,这必然迫使现代职教体系迈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步伐,而“3+4”模式就是应运而生的必然产物。江苏省是我国公认的“经济大省”、“高教大省”和“职教大省”,中等职教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教规模历来位居全国之首,据此优势资源来大力实现和推进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的项目,这既是对我省职教优良基础的大力继承和发展,又是解决相关专业高等人才培养之瓶颈问题的开拓性尝试,成为完善我省职教体系的一部分。

(2)是对应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发展。目前,社会的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必须担当这个重任,“3+4”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调整考试科目的权重,突出对技能水平的考试权重,最终,通过高水平中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理想目标,促进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教育体系得到完善与发展。

(3)是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作为一电子信息行业与产业拥有着先进的技术和最强大的研究开发力量,它的发展更需要大批掌握最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具备较高素养、富有开拓创业精神的就业者。但是,中职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科技设计和应用能力等方面都明显不能满足电子信息行业与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样,现有的高职学校培养出的专业人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也都是供小于需,故此,电子信息行业对本科及以上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就显得十分迫切。本模式的推行,将进一步畅通中职升入普通本科的通道,便于中高校培养体系的衔接,更能保证专业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提高教育质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造了便捷之路。

(4)是服务地方经济的客观需求。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来讲,中职阶段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相应工种的中级技能等级标准;本科阶段则力主培养学生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并达到相应工种的高级工及技师技能等级标准,使他们能从事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电子产品软硬件开发、管理等工作。因此,中职和普通本科的衔接,是直接指向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为服务社会发展输送大批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

(5)是提高学校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有力手段。近年来,中职的生源受到各方的挑战而岌岌可危,很多高校的生源也是在争抢的夹缝中求生存。“3+4”模式对于中高校及专业的发展来说,是对单一与陈旧模式的开拓与创新,可为学校及专业的发展注入新生血液,它既可提升中职校及专业的办学层次,以增加学校及专业在招生时在社会上的卖点,又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相应固定的专业生源,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免除了学校及专业建设的许多后顾之忧。

1.3 核心概念

本课题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包括:“3+4”中本衔接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OBE理念等。

1.3.1 “3+4”中本衔接教育

“3+4”中本衔接教育是指由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招收较为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进行为期7 年的一贯制分段培养,即先中等职业教育学习3 年,然后通过转段考核进入普通本科教育就相近专业学习4年。7 年学习期间,由联合试点的中职校和本科院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

1.3.2 课程体系

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是由人才培养方案来体现,而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最终体现在具体 “课程体系”上来。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载体,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或者说,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又涉及课程、教材、教师、教学、教研、管理、监控、评估等一系列教学资源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1.3.3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3.4 OBE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4个问题: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2、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4、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它具有如下6个特点:1、成果并非先前学习结果的累计或平均,而是学生完成所有学习过程后获得的最终结果;2、成果不只是学生相信、感觉、记得、知道和了解,更不是学习的暂时表现,而是学生内化到其心灵深处的过程历程;3、成果不仅是学生所知、所了解的内容,还包括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价值观或其他情感因素;4、成果越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经验”,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经过学生长期、广泛实践的成果,其存续性更高;5、成果应兼顾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技能,并注重其实用性,否则会变成易忘记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识;6、“最终成果”并不是不顾学习过程中的结果,学校应根据最后取得的顶峰成果,按照反向设计原则设计课程,并分阶段对阶段成果进行评价。

1.4 研究基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及《江苏省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

本项目由淮安地区普通本科院校淮阴师范学院和中职院校江苏省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联合招生、办学,淮阴师范学院联合江苏省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教学体系,共同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考核选拔方案,学生在江苏省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三年后,经过资格考核,进入淮阴师范学院完成普通本科教育学习4年。

淮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开办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已成为我校的优势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建设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在中期检查中获得优秀等级;为淮安及江苏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在校生500多人,另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2”中韩国际课程实验班在校生学生30多人,两年在国内学习,两年在韩国建国大学学习,毕业时发放中韩双重文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达90%以上,有2人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2人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有5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师,有2人获淮安市“533英才工程”首批培养对象人选,有2人获淮安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有6人被评为校“教学标兵”,另有兼职教授5人,行业与企业的兼职教师近20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50多篇,出版教材3部,其中1部获省级精品建材,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省级和市厅级科研项目20多项,有20多项科研和教学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目前有江苏省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省现代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建设实验室、淮阴师范学院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多个教学与科研平台。

淮阴师范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600多万元, 实验中心面积6000多平方米。设有 “电工电子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室”、“单片机与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EDA实验室”、“测控技术实验室”、“电子综合设计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制造与SMT实训室”等20多个实验实训分室。 该专业一贯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到20%,就业率近100%;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 项、二等奖3 项,江苏赛区一等奖4项,二等奖3 项;在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6 项;获国家及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20多 项,在淮安市创业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十分重视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获省教育厅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2 项,淮安市科技进步奖8项;与企业合作研制完成“多传感器应用系统”、“高精度150M 直接数字合成信号源”、 “移动电子封条控制器”等多种仪器设备,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正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OBE理念,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强调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加强“产学研”结合,依托电子行业和企业,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教学管理改革,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同类高校中有较强影响力,对本校其他专业或同类型高校相关专业的改革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江苏省第一批课程改革试验点学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经过多年建设实践,在江苏甚至国内中职校中具有影响力,两次被为江苏省示范专业,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已构建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如下:

(1)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加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融合,开展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

以上的基础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很好的研究基础,并提供许多研究经验,为顺利完成该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1.5 研究过程

从2014年起淮阴师范学院与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联合开展“3+4”项目,2015年申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课题。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淮阴师范学院学院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处长为副组长、课题主持人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联合牵头的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单位之间也成立了协调小组,制订研究计划,分解研究任务,明确职责分工,组织开展相关研究活动,项目进展顺利。

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和进度安排,课题进展分为准备阶段,调研阶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核心课程确定,课程体系优化,商定核心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论证报告、人才培养方案、对比报告和课程标准,启动教材建和课程资源建设等环节。

1、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进一步开展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从政策和行业发展态势方面,考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对产业链骨干企业的走访和人才需求调研,对企业核心技术、工作任务的调研。理清专业服务领域,形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的规格和目标定位。理清专业服务领域,形成基于产业结构调整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置的规格和目标定位。同时也更新教育理念,以教研促教改,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2、依托行业企业,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工作。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进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与培养,与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制订了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衔接的课程方案。准确定位和整合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从中职和本科两个层次教育人才规格入手,研究课程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岗位目标的要求,配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建立新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专业教学中加强工程应用,以适应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特点和岗位能力要求。

4、构建了递进式层次化创新实践平台

(1)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以生为本,强调“加强基本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

(2)加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完善网络化信息平台。建立实验内容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平台,将实验中心分为“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技能实训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如下图所示,促进学生实践、应用、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加大技能实训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的设备投入,为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实验、科技创新项目、技能竞赛训练提供必要的条件。

(3)校企合作共建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合作,开拓校外实训渠道,结合江苏区域经济特点,与江苏瑞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类企业建立生产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的满足学生培养需求。

5、重视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优势,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既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是教学方式的改革。

(2)针对课程教学,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了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为此,课题组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年多来,课题组获多项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主要有:

1)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

2)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3)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2.5+0.5学制教学指导方案开发研究

4)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标准

其中:俞阿龙、陈华宝、于海春、戴金桥等老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综合改革与实践”项目和“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工程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淮阴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坚持以学生为本,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强化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探索项目驱动式、讨论式、学中做,做中学等手段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还通组织学生过参加学科各级各类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的实施及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实验室工作并参与课题研究等手段促进教师科研课题工作对教学的“反哺”作用。

下面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说明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改革。按照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依托于具体项目,以项目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课程内容设计原则,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式教学法,可用图示如下:

一年多来,课题组发表了多篇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主要如下:

1)项目驱动法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项目驱动法在智能仪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浅谈项目教学在电子测量课程的实施

4)电子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创新发展分析

5)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情况调研报告

6)数字电视卫星接收机的设计与制作

7)促进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8)职业学校学生工学结合现状的调研报告

9)以校园数字化建设推动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

10)浅谈职业院校德育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在考试方法上实行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评价(平时成绩)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面试与笔试相结合,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技能操作与撰写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等。

(4)重视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赵杰、孙永旺、沈佳玲老师主编出版了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精品教材《电子CAD》。俞阿龙等主编了本科段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等主干课程的教材,其中:、《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获省级精品教材和重点出版教材,《数字电子技术》获中国大学版协优秀教材一等奖。

(5)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政策。为切实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的能力,实施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相关文件如下:

a.淮阴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b.淮阴师范学院关于专业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施意见

c.淮阴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

d.淮阴师范学院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

e.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办法

f.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g.)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团队及成员职责

h.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师徒结对制度

i.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及实施计划

j.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方案(试行)

k.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骨干教师培养方案(试行)

6、重视对中期验收专家意见的吸纳

在中期验收检查后,课题组按照省教育厅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整改,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对人才培养方案初稿进行了再次论证,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尤其是核对课程体系的衔接问题。结合“3+4”学生因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素养欠缺而影响本科阶段学习的状况,以及“3+4”本科段的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技能型,应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2)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2016年7月中旬,淮阴师范学院网络电子信息工程工程核心课程组长和骨干教师专门针对修改后的培养方案进行再论证,重点对中职和本科阶段具有前后续关系和内容有交叉的课程从名称、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作了详尽的讨论,形成了决议。同时也确定了本科阶段的12门专业核心课程,并且落实了课程标准完成的责任人、要求和时间节点。

(3)继续研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终稿。

2016年8月、9月、10日分别在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和淮阴师范学院等单位召开多次课题研讨会,反复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中等专业学校专业教学新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7),终成定稿。借助淮阴师范对口单招、产学融合项目和专转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比较科学的“3+4”7年贯通式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以中职升本科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具体如下:

中期验收以来,根据项目中期验收专家组的鉴定意见,针对专家组提出的本科段的课程内容学科色彩太过明显的意见,以及进一步发挥对口高等学校的试点研究主体作用,加强对行业企业需求的实证调查研究与其他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研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发出更切合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建议。项目组成员经过认真研究与讨论,重新审视原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职业面向与课程体系,在进一步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和硕联合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淮安分公司、中国联通淮安分公司、淮安臻鼎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邦易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盈达科技有限公司、华清远见南京分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固纬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天煌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子信息领域的大型企业进行交流与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本项目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特点,项目组成员对本科段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再次修订工作。修订中在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教育引导及应用型人才特征,充分吸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与意见建议,借助行业企业的人力物力资源,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订与相关课程的校企共建,切实推动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再次修订本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总体的指导思想是:结合项目特点,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立足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突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以培养思想品德好、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创新创业意识浓的高素质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贯彻“全面发展与彰显个性相结合,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相结合”的“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思路,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职业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面向需求、学生为本、能力为重、合作育人的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再修订的主要原则包括:(1)继续坚持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学校办学基本特色,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用周恩来精神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周恩来生平、思想和精神风范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教学,并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中,教育和引导学生像周恩来那样理想远大、勤学善思、博雅多才、文明有礼、勇于担当。(2)坚持需求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突出职业引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项目特点,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明晰培养目标,细化职业面向,探索职业课程体系构建,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增强课程体系、毕业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3)坚持学生为本,拓展培养途径,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自主选修课程模块建设,设立MOOC开放课程选修办法、学分互认制度及弹性学制,为学生提供自主职业发展通道。(4)坚持协同导向,推进合作育人,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展质量评价;吸收相关专家参与设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共同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明确合作课程和教学环节,推进产教融合,实现合作育人。

本次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再修订的修订重点主要体现在:(1)遵循OBE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范式革新。本次人才培养方案再修订全面引入产出导向教育理念,OBE教育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是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从事何种职业的培养模式。(2)服务学生职业发展和个性选择,在保持人才培养方案“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框架下,完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和学分结构,具体包括:1.增设准职业人学习模块;2.加强针对职业面向的专业课程模块与实践模块的优化;3.设定MOOC学分认定,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价值。4.强化实践教学,紧密对接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加强见习、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建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综合实验、实训及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提高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创新性;5.建立专业技能品牌项目,根据行(企)业岗位需求,确立1-2项技能训练项目,技能训练项目要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衔接,确保全员覆盖,鼓励学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并可以职业资格证书置换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学分。6.优化实践课程教学时间,安排暑期4周集中实践教学时间段,利于与企业共同实施相关教学工作;7.增设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理论教育、实训环节、实战环节”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学分奖励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可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实验和科研训练、创业项目与创业实践、学科技能及创业竞赛等方式获得创新创业学分,并可置换一定的通识选修和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实现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

本次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再修订的课程体系变化主要涉及:(1)在通识通修课程平台增设《准职业人导向训练(一)》、《准职业人导向训练(二)》、《职业定位与发展(一)》、《职业定位与发展(二》、《创新创业实践》和《求职能力提升训练》6门职业基本素质培养课程。(2)减少学科色彩太过明显的课程所占比例,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优化后仅包含专业导论、工程图学基础、大学数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电路与电子技术类课程,此部分课程与中职阶段对应课程相衔接。(3)专业选修课程形式由课程任选变为职业面向系列课程模块选修形式,此部分课程设置主要结合行业企业当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充分吸纳企业意见与建议,与企业深入研讨确定设置与共建的课程,主要涉及移动通信技术方向、移动互联技术方向、智能硬件技术方向和软性印刷电路板(FPC)技术方向。其中移动通信技术方向课程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淮安分公司、中国联通淮安分公司等企业共同探讨基础上将职业技术类课程优化为《移动通信概论》、《数据通信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光传输技术》、《宽带接入技术》、《4G移动通信技术》、《4G全网建设》、《网络安全技术》等8门课程;移动互联技术方向课程在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淮安分公司、中国联通淮安分公司等企业共同探讨基础上将职业技术类课程优化为《Web前端开发与实战(HTML5)(移动电商)》、《IP网络技术》、《移动APP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实战(移动电商)》、《移动互联业务应用设计与开发实战》、《虚拟化与云计算》、《数据共享与数据整合原理》、《移动互联网系统运维技术及实战》、《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原理》、《移动应用运营推广实务》等9门课程;智能硬件技术方向课程在与北京万邦易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盈达科技有限公司、华清远见南京分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探讨基础上将职业技术类课程优化为《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FPGA技术及应用》、《PSoC系统设计》、《Arm Cortex-M体系结构与接口开发》、《DSP原理及应用》、《短距离无线通信应用开发(ZigBee与RFID)》、《实时操作系统与程序设计》、《Android前端程序设计》、《MySQL数据库应用》等9门课程;软性印刷电路板(FPC)技术方向课程在与淮安臻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和硕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探讨基础上将职业技术类课程优化为《CAM技术导论》、《FPC技术概述》、《模具设计技巧与规范》、《常见自动化设备维护》、《线路制程原理及应用》、《压合制程原理及应用》、《镀铜制程原理及应用》、《防焊制程原理及应用》、《化金制程原理及应用》、《设备及制程能力》、《CCL、CCL铜箔特性基础及应用》、《干膜特性基础及应用》、《油墨特性基础及应用》、《设备评估及验收》等14门课程。(4)在集中实践环节,充分利用合作企业优势,针对共建课程开展相关实践实训项目,增加了认知实习、行业调研等项目,调整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时间与时长,更有利于落实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6 研究方法

201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项目以中高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衔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来探索能够实现中职教育和高校本科教育成功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和推进现有的教育学制。该模式体现为:学生在中等专业学校完成3年中职学习,在淮阴师范学院普通本科完成4年本科学习。因此,该课程体系的建设涉及两个阶段,一是中专阶段的“电子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二是本科阶段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体系。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资料分析、调查统计、会议研讨等研究方法,使课题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1.6.1 资料分析法

国家和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动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在已有的文献库中,有大量关于中外中高等教育衔接的研究成果可供本课题参考和借鉴,是本课题的研究避免少走弯路、提高研究效率、改进研究方法的宝贵财富。目前国内外有不少中高职业教育衔接项目,通过和“3+4”中职本科教育衔接的对比,可以发现其中共性的规律、共性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通过吸纳已有成果、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以使得研究方案和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权威性。

1.6.2 调查统计法

本课题围绕适应社会需求、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学校自身办学能力和水平为目标,涉及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转段升学考核等方面。所以在项目研究与实施过程中,通过调研相关企业、院校、问卷调查统计法,发现问题、了解需求、了解效果、了解满意度、了解意见和建议。

一年多来,通过对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学院、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淮安市经济信息委员会、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淮安分公司、中国联通淮安分公司、北京万邦易嵌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盈达科技有限公司、华清远见南京分公司、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淮安臻鼎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和硕联合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调研,这些单位或是应用性本科、或是中等职业学校、或是行业企业,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项目人才培养有参考或借鉴作用,经过调研,形成了一些建议或意见。我们采用倒推法, 提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新思路和方法,并就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材及教学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该方法很容易在“3+4”项目中进行参考和借鉴,为其它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新思路。

1.6.3 会议研讨法

课题通过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对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运行、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和转段升学考核等方面问题进行研讨,形成共识。

1.7 研究发现

江苏省是我国公认的“经济大省”、“高教大省”和“职教大省”,中等职教和专科层次的高等职教规模历来位居全国之首,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设计了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建设试点类型。调动全省优质资源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工作中率先迈出坚实的一步。据此优势资源来大力实现和推进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的项目,这既是对我省职教优良基础的大力继承和发展,又是解决相关专业高等人才培养之瓶颈问题的开拓性尝试,成为完善我省职教体系的一部分,最终,通过高水平中职和应用型本科的培养,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理想目标,促进应用型专门人才教育体系得到完善与发展。

“3+4”项目是中职校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既应具有本科构架, 又要突出实际应用, 面向社会需求, 使人才具有二次开发创新能力。“3+4”项目是新兴事物,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等不能照搬普通本科、区别于一般中职院校, 尽管正在进行大力的改进,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3+4”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符合其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 即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对电子信息人才需求。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主要有:

(1)课程目标随意性大,能力培养定位不清晰。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目标缺乏深入研究思考,只是根据要求编写,每门课程不能清楚地界定有效培养目标,选用教材随意性较大。

(2)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缺乏有机的衔接连贯。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导致你教你的,我教我的,缺乏沟通整合机制。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制定课程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因为这样就不能保证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但是就目前来讲,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统一标准课程却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但是现实情况却是两者的课程要么衔接不上,要么相互脱节,还有的甚至教材课程相重复。

(3)课程内容重复严重。一是所开出的课程重复或雷同。如中等职业教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课程名称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许多中职学过的课程,到了本科院校还必须重修这些课程。二是内容重复。经过对比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名称相同的课程,发现课程内容重复率较高。

(4)层次结构的衔接脱节与生源结构的衔接异位。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职与本科教育形成两条不合拍、不同步的发展轨迹。本科教育的大发展并没有带动中职的同步发展, 主要原因在于生源结构的衔接异位。高等教育学校扩招的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而非中职学校。

1.8 研究主要结论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和实践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本课题研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融合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既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又有与应用实践价值。

(1)中职本科教育“3+4”衔接的人才培养定位最重要。“3+4”项目是中职校与普通应用型本科联合培养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人才既应具有本科构架, 又要突出实际应用, 面向社会需求, 使人才具有二次开发创新能力。“3+4”项目是新兴事物, 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等不能照搬普通本科, 尽管正在进行大力的改进,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3+4”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符合其人才培养目标, 即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区域经济对电子信息人才需求。

(2)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当务之急。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课程标准上缺乏对接,导致你教你的,我教我的,缺乏沟通整合机制;课程内容重复严重。针对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衔接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衔接,制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OBE理念,统筹安排公共基础课程、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科学编排课程内容和衔接顺序。

(3)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本科应用技能型培养的关键。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安排,以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落实能力培养的方式设计的多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充分利用省内电子信息行业企业的实习基地实现顶岗实习,来达到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形成具有以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校企合作教育为抓手,以职业技能与工程技术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了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为此,我们将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努力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探索项目驱动式、探究式、讨论式、学中做、做中学等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5)“双师”团队建设是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教师队伍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基础, 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加大力度引进“双师型”中青年教师,加大力度从企业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青年教师, 将其实践经验和课将其实践经验和课程内容融合, 这为课程体系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变提供了可能,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鼓励教师深入工厂、企业参加科研开发,使教师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目标转变。为此,学校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的10多个文件。

(6)重视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等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课题组老师主编出版了职业教育创新教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专业精品教材《电子CAD》,本科段的《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等课程教材,还有一些教学资源正在建设中,以保证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1.9 研究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题立项时间短,有些工作还在继续开展中,有些工作做得还不够。

(1)重视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但目前已经出版的配套教材才5部,有的正在编写中,下一步继续编写完成;

(2)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做的也不够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此项工作;

(3)人才培养方案有待进一步完善,7年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有待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优化。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继续深入研究。

(1)进一步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2)继续完成自编出版教材建设和撰写教学研究论文;

(3)注重实践、切实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优化和推广。

(4)将进一步深入企业、学校、行业做好意见调研和反馈工作,不断完善专业调研报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并进一步推广。

(5) 结合“3+4”项目的实施,探索和形成“3+4”衔接教育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

1.10 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1)中职本科教育衔接培养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任重道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1 年半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电子信息工程专“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是实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课题组探索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制订、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具有较好的推广示范作用。从国家层面和江苏省,都在大力发展中国制造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推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系列激励政策,为中职本科教育衔接的项目的顺利进行和深入探索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2016 年,淮阴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实施的“3+4”学生在中职学校已招生三届,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效果还有待继续观察,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特别是本科段课程体系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社会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及时作出调整和优化。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在“3+4“项目中的作用。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在“人才需求指导、教学指导、实习实训指导、应用型师资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3)针对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生源质量,对、数学、外语、物理课程的教学与专业课的教学的协调问题将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4)中职学校任课教师与牵头本科院校在项目协作与交流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5)应多渠道筹措经费,加大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经费投入,设立中职与普通本科“3+4”职业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项目实施的专项资金,资助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实习等费用。

总之,本课题主持单位淮阴师范学院、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有承担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发与建设工作经验。课题研究邀请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紧紧围绕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对比分析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课程存在的问题,形成新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衔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职业技能等。课题研究通过理论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融入OBE理念,根据职业岗位进行课程开发,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承担专业教学和学生去企业工学交替实习,加快学生了解电子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文化,形成中职学校、高等学校、企业三者协同,共同把关,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着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需要的高素质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这些研究对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目前该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校的2014、2015和2016级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3+4”试点项目中实施。

相信通过课题成员的继续努力,通过实施和推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3+4”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将进一步提高高素质本科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邮编:223300

版权所有  ©  淮阴师院物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