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物电学院青葵志愿服务队开展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18       作者:李盈 田湉 刘瑞杰         审核人:马娟         浏览次数:[]

淮师新闻网7月18日电(记者 李盈 田湉 刘瑞杰)近日,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青葵志愿服务队联合淮安市红十字会,启动《童心守护者——留守儿童性教育与心理赋能双轨计划》,历时17天深入淮师附属实验学校与营中社区,通过“知识课堂+心理陪伴+创意互动”三维模式,为留守儿童筑牢性安全防护墙。

校园专场:知识宣讲+心理疏导,双向守护成长。

在淮师附属实验学校,志愿者针对 65名小朋友,定制“分阶安全课堂”。志愿者创新采用“趣味教学+心理疏导”双轨模式:用动画短片、情景小剧场替代刻板说教,通过“身体红绿灯”“安全小卫士闯关”等童趣设计,把“身体隐私边界”“危险识别技巧”等防侵害知识讲得浅显好记;课后延伸至心理咨询场景,借助沙盘游戏、情绪卡片搭建信任桥梁,志愿者顺势引导其倾诉“害怕陌生人接触”等困惑,通过故事分享、角色模拟化解焦虑,让防侵害意识从知识层面深化为“敢拒绝、会求助”的心理底气。



图为在心理咨询室做沙盘游戏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896AF

图为志愿者给女童授课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社区课堂:手势舞+创意实践,玩出安全智慧。

在营中社区里,志愿者将安全知识“藏”进趣味互动。志愿者们精心改编《身体小卫士》手势操,将“拒绝陌生人触碰”“及时说不”等关键防护要点融入欢快韵律,让孩子们在边唱边跳中轻松牢记;活动还分派空白布包和彩笔,鼓励孩子们绘制象征安全的“锁头”、"小盾牌”等“守护符”,志愿者随即结合画作剖析“如何用智慧远离危险”,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表达;在社区阅览室,精选的《我的身体我守护》《不跟陌生人走》等绘本成为教材,引导孩子们自主阅读并分组分享,让自我保护意识在趣味互动中持续深化。

655AA

图为安全主题共读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419B7

图为手势舞教学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484D7

图为绘制布包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守护不止步:用青春力量为“护苗”代言。

“性安全教育不是简单的‘避害教育’,而是帮孩子建立对身体、生命的尊重。”青葵志愿服务队队长坦言,17天实践中,志愿者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因缺乏陪伴,对“身体边界”认知模糊。为此,团队创新“1名志愿者+1个安全锦囊+长期线上陪伴”机制,持续为孩子提供支持。这场跨越校园与社区的守护行动,不仅补上留守儿童的“安全必修课”,更以青春视角诠释,当科学教育化作防护网,童心方能无畏向阳生长——这是给孩子的礼物,更是对未来的保护。


7559F

图为布包创作后合影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8C002

图为学校授课后合影现场照片。记者 田湉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长江西路111号   邮编:223300

版权所有  ©  淮阴师院物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