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7月10日电(记者 李盈 吴静)暑期里,物电学院“薪火青年”宣讲团以“红色薪火相传,暑期研学实践”为主题,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接力”——在苏皖边区政府旧址、张纯如纪念馆、淮安市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四地,寻访红色足迹,让历史故事在接力中焕发新生。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的石板路上,宣讲团成员接过的第一棒是“历史翻译”。他们在为参观者解读泛黄文件、行军地图背后的历史。张纯如纪念馆内,接力棒变成了“守护”。大家共同制作的“真相守护者”签名墙,米黄色的展板上,稚嫩的孩童手印与老人的钢笔字交错,成为对历史最郑重的承诺。淮安市博物馆里,宣讲团成为“时光导游”,带领游客穿梭于“楚韵汉风”“漕运中枢”展厅,用通俗语言讲解陶器工艺、漕运历史。同时,他们协助馆方维持秩序,提醒游客爱护展品。周恩来纪念馆的接力中,重在“传递”。在《我的修养要则》手稿前,成员们为参观者逐句讲解;宣誓厅里,他们协助组织入党宣誓仪式,带领新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薪火青年”宣讲团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红色精神传承与志愿服务常态化结合,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持久生命力。




图为宣讲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现场。记者 吴宣 摄